书法    明以前书法鉴识  明代书法鉴识  清代书法鉴识  近现代书法鉴识

 
汉以前书迹
 甲骨文
 金文
 碑刻、法帖
魏晋书法
 钟繇
 陆机
 王羲之
 王献之
 王殉
隋唐书法
 智永
 欧阳询
 虞世南
 褚遂良
 张旭
 颜真卿
 怀素
 柳公权
五代宋金书法
 杨凝式
 蔡襄
 苏轼
 黄庭坚
 米芾
元代书法
 赵孟撷
 鲜于枢

  明以前书法鉴识 — 元榉 — 赵孟撷
赵孟撷  

  赵孟頫(1254~1322),字子昂,号松雪道人、水精宫道人,因所居有鸥波亭,人们亦称赵鸥波。浙江吴兴人,宋太宗十一世孙。元世祖派程钜夫到江南“搜访遗逸”,赵孟頫从此进入仕途,官至集贤学士、翰林学士承旨、荣禄大夫。卒后追封魏国公,谥文敏。他的书法,继唐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之后,人称“赵体”。
  传世的赵书墨迹作品较多,书法面貌也极为丰富。他的早中期作品,以师法前人为主体,而笔法多有转承、流变。如33岁时的草书《千字文》,笔法遒劲,结构严谨,基本为师法智永的风轨;而34岁时的跋王献之《保母砖》,则笔势圆活,是学晋人书法的洒落风神;四十二三岁时的《趵突泉诗》,笔力厚重,结体圆润,有浓厚的六朝碑刻遗意;45岁时的行书《洛神赋》,是他学习王书后凝成赵书典型风貌的作品。即使如此,他依然保持着自己多面貌的艺术特色,如中晚期的大字楷书《湖州妙严寺碑》、《昆山淮云院记》、《帝师胆巴碑》等,是取法李邕、柳公权等人书法,具有端庄舒展、圆浑雄健的特点。他的篆书碑额,以谨严为主要特色,是取自李斯、李阳冰的篆法。《补唐人临讲堂帖》、《补唐人临瞻近帖》,是他临补唐人临王羲之的《汉时讲堂帖》和《瞻近帖》,以书法看,当为中晚年所书,作行楷和章草二体,书法纯熟精美,兼取法晋唐。赵孟頫书法是元代书法的集大成者,对后世影响极其深远。



为妻代笔的赵孟頫  

  赵孟頫曾为其妻管道昇代笔,北京故宫博物院藏管仲姬《致三总管札》,第一行及末行均属名“道昇”,从中可以明显看出,是先误写“孟頫”款后,又在此二字上改写 为“道昇”的。此书运笔结体为赵书之法,是代笔的最好例作。赵孟頫传世的书画作品相当丰富,伪作亦多,经迄今的鉴定研究,我们已知道元末俞和,明代陈谦、詹僖等人都曾专门伪作过赵孟顺的书法。其中,俞和所伪作的赵书,水平相当高,多被当作赵书真迹而收藏、著录和刻石;而詹僖的伪赵书,水平虽不如俞和,但数量却胜过俞和,亦颇迷惑人;陈谦的伪赵书,相对来说较少,多伪造赵书中的书札一类。


赵孟頫书画题款的特点  

  赵孟頫的作品常题“水精宫道人”款,而作伪者往往误将“水精”写为“水晶”,错写为“水晶宫道人”。赵孟頫在书法作品中往往签“孟頫”款,在绘画作品中则一般署“子昂”款,他的“烦”字写法,“兆”字的角是弯曲圆转的,形如“兆”的多为真迹,而挑角如“兆”的或折角作“兆”的多为赝品。“子昂”的“昂”字下面的“卯”写法如“币”是真的,写“印”的是伪作。赵孟頫的一方“赵氏子昂”铜方印,据翁方纲考证,大德六年(1302)以前,此印尚完好;大德六年(1302)以后,因为赵孟頫从南方迁至北方的靖远,那方印章在路上似乎跌损了,上面的边框扁凹了下去,这便成为一个特殊的印记。如果这日寸书画中的年款仍署大德六年以前的纪年,那么这件作品便一定是有问题了。



洛神赋


帝师胆巴碑


万寿曲


行书十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