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俊兰1975年生于嘉义竹崎,来自于农村家庭,从小就穿梭于自家的山林间。 自然环境的潜移默化让他不自觉地喜好泥土和柴火,择以“陶塑”作为创作的 媒材与型式,且追求自我生命演绎,根植于生命底蕴,真实地顺应着天地,身 体劳动养育家人生生不息。李俊兰也承传了这样的传统,他选择了陶艺创作, 以薪柴烧制生活的容器宛若自我生命的容器,传达自我生命的哲学,继续在这 片土地上耕耘与天地同工。

  他深知高质感的创作,源于主体的自我敏戚成为艺术创造的根本。不仅技术完 备为底蕴,必需在“体积”的“线质”与“空间”上进行自我张显,赋予精 神内涵,使作品达到形、神兼备高层次神采的体现。经过长时间累积探索着, 可见的泥土、柴火等,与不可见精神力的实践着,锻练着高度拉坯技巧体现着 自我生命的线质,形塑自己的风格,深刻地感悟自然取材的奥祕,若有似无的 存在,潜移默化的隐染着,随着主体记忆反射于形式的表达。

  为了强调与张显实用陶艺的手做性格与独特性,物件与人的互动关系上,如此 更能展现容器的存在价值,容器最重要的意义是实用性;且以在自己盖的窑里, 以自家果园内的龙眼树当薪柴,在落灰与没有落灰之处,层次分明且丰富,燃 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上产生“自然落灰釉”,整体呈现偏绿的效果,作品呈现 质朴且自然散发出古朴的气质,简洁但略带一点拙气的造形,有时企图尝试表 现不确定性、随兴的偶发美感,产生更丰富的对话,搭配泼洒般的色块与线条, 突显容器的存在感。也反应着俊兰质朴随遇而安,融入山居生活,与山林共生, 成为大地一份子。

  透过时时间与柴火淬鍊而完成的作品,传达了他对生活与环境关心。开始往内 心寻找,慢慢地他爱上柴烧的粗旷质感,想挑战柴窑里无穷的变化,创造属于 让他对实用陶艺的价值与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功能与品项上的规划, 或造形与釉色,或窑烧气氛的选择内敛与外放,反射出自己的容器表情最重要 的概念,环境与人、人与物互动间所产生的火花,寻找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模 式,依着四季的节奏,用身体的戚知,去创造、去生活着。

  正因如此,凡事不强求的李俊兰,其实是懂得自我追求应该要适可而止的,他 在意的是分享,在意所创造的物件与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之间的连结与情感, 在意如何将这份能量扩大。他选择的方式是分享工作室的空间与设备,让有兴 趣的朋友,一起体验创作的想法与喜悦。他也不断地协助盖建柴窑,分享烧柴 技术,而让他不断地精进盖窑与烧窑技术的,就是这分享而后生生不息的想法。

 

 

  喜欢陶艺家李俊兰用闪亮的黑斑星光来诠释柴烧,象是黑夜将走、昼光将至的剎那,一点点感伤、一点点喜悦、一点点踌躇、一点点渴望……

  学陶历程

  1975年生于嘉义竹崎的李俊兰,从祖父开始,家中即以务农为生,忙碌的父母总是早出晚归。家在半山腰的他,从小即由大四、三岁的哥哥、姐姐领出门,赶一个小时的路程去上学,假日与寒暑假多得协助农忙。哥哥姐姐都爱读书,他就喜欢画画,国小、国中经常参加美术比赛,在老师的建议下,高中就读私立稚晖工家美工科。高二时选修了陶艺课程,刚开只因为材料费比起其他媒材相对少很多,但渐渐地,在与同学们一起学拉坯、烧窑的过程中找到自己的热诚。

  高中毕业后,选择先当兵,退役后考进国立台中商专商业设计科三专夜间部。因为学校没有陶艺课程,所以选择包装设计为主修。第二年开始,白天参加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为期两年的漆艺传习课程,计划未来可以运用在陶瓷表面的装饰上。第三年接收朋友送的电窑,开始将自家山上的农舍改建为陶艺工作室,并花了三个月时间向陶艺家林锦钟学习釉药。有了工作室后,积极参加各种比赛,作品曾于1998年获第五十三届全省美展工艺类优选及第四届嘉义桃城美展雕塑立体类优选;1999年第五届嘉义桃城美展雕塑立体类第一名;2001年第六届嘉义桃城美展雕塑立体类优选等。这些鼓励让他立志成为专业陶艺工作者。1999年商专毕业后,一方面协助父母务农,一方面整理自己的工作室,陆续添购了瓦斯窑,实验还原烧,也开始接触柴烧,并尝试自己盖柴窑。

  有计划升学的李俊兰,在2003年考进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花了六年时间取得硕士学位,最大的收获是到美国、日本驻村创作与交流的经验。研究所第二年时,英文还不会讲几句,便花了一整年时间只身到美国,先到爱荷华州,在陶艺家Mississippi Mud工作室,和Mud一起整理房子、盖柴窑、创作、展览;后半年到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陶艺中心驻村创作、教学与展览。又2006年申请到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交换研究生半年,但因缘际会地进入漆艺工坊学习,了解日本漆艺的学院教学系统;课余时间则到陶艺家工作室学习制作茶碗与乐烧。异国文化与生活上的差异,打开了李俊兰的眼界,让他对实用陶艺的价值与内涵有更深刻的体会与认识,也更具信心。

  舞台上的戏剧张力

  李俊兰进入研究所之后,为了强调与张显实用陶艺的手做性格与独特性,在物件功能与品项上的规划,或造形与釉色,或窑烧气氛的选择,做了很多试验,但主要是受到美国陶艺风格的影响较大,作品的实验性质浓厚。如2005年在美国驻村时所制作的《茶具组》,全面敷以美国独特的治野釉,展现层次丰富的墨黑与橘红釉色,增添茶具组的整体感。这套茶具组趣味之处在于造形分为圆形的喝茶用具以及方形的壶承和底盘,呼应器皿表面刻意留下的直线或弧线的凹痕,增加造形上的对比趣味。

  为了实验在美国学得的盐釉表现,李俊兰在南艺大校园内盖了一座柴盐窑,2007年的《餐具组》即是在这座窑烧制完成。盐烧是在烧窑最后阶段投入盐,让作品表面产生橘皮般的质感效果。这套餐具组以不规整的碗盘造形,搭配泼洒般的色块与线条,加上盐釉在器皿表面偶发的橘皮效果,尝试去表现不确定性、随兴的偶发美感。

  李俊兰最富戏剧性的表现当属2009年研究所毕业个展所提出的作品。这系列作品除了容器的实用功能规画外,特别以陶板制作了收纳空间,并安排了不同的土坯配方、拉坯与陶板、上釉与不上釉、瓦斯盐烧与柴窑盐烧等差异效果,形象一对比强烈的容器组合,让器皿与收纳柜互相帮衬,产生更丰富的对话关系,突显容器的存在感。

  柴烧窑火的内敛与外放

  自研究所毕业后,李俊兰回到山上的工作室,慢慢地被眼前的一片山林收服。心情沉淀下来后,开始往内心寻找,慢慢地他爱上柴烧的粗旷质感,想挑战柴窑里无穷的变化,创造属于自己的容器表情。

  在追求自我的过程中,李俊兰从不属于附庸风雅的那一派,在他的生命底蕴中,实实在在地活着是再自然不过的事了。从小出生成长于竹崎山上的李俊兰,他的生命与生活一直都在这一片山野自然之中。这里是祖父母、父母辛苦耕耘的地方,他们一辈子心系着这片土地,顺应着四季的自然运转,以身体的劳动养育家人,用智慧让它生生不息。李俊兰也承传了这样的传统,继续在这片土地上耕耘,只是他选择了陶艺创作,以薪柴烧制生活的容器、生命的容器。

  刚开始,先放拙。他自己调配土坯,以自家果园内的龙眼树当薪柴,在自己盖的窑里,烧制属于自己的柴烧作品。如2010年的《茶碗》,不规整的碗形,略呈一点厚度,在落灰与没有落灰之处,层次分明且丰富,自然散发出古朴的气质,十分迷人。又2011年的《水罐组》,简洁但略带一点拙气的造形,不再有多余的装饰线条,加上淡淡的落灰效果,不但没有个性,还倒像刻意低调,却很能融入山居岁月的生活,与四周的景色融为一体,成为生活中的一份子。

  逐渐地,展锋芒。李俊兰也尝试从拿手的拉坯技巧,形塑自己的风格,如2011年《花器》,饱满的圆瓮造形,在缩口处特别表现利落的曲线,光凭这研美的外型就很吸引人。这件作品上,他思考了窑火里落灰的可能呈现,不再追求自然而然的偶发效果,而是认真地考量柴烧的气氛与落灰的美感表现。近年来的作品,又更进一步地展现他熟练的烧窑技巧与生命中内蕴的美感。如2014年的新作《盖罐》与《花器》等,端庄妍美的线条弧度,给人沉静厚实的美感,加上表面独特的墨韵效果与金属光泽,展现出乎意料的层次丰富与神秘感色彩。这是利用高温强还原的技巧,让作品表面产生乌亮的黑色结晶,展现他精湛的窑火控制功力。 

  分享与实践

  短暂的异国客居,李俊兰近距离地观察美国与日本的陶艺家们,是如何看待实用陶艺、又如何实践自己的想法与作法。有陶艺家认为,实用陶艺的合理价格、让使用者轻松拥有,是最重要的事;也有作者从不在器皿上签名,期待将关注的焦点放在容器与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关系上,如此更能展现容器的存在价值;也有认为容器内部可以使用的空间比表面装饰更为重要,因为容器最重要的意义是实用性。这种种观点与看法,最重要的概念是,互动,人与物、物与人互动间所产生的火花,这给了李俊兰养份,也给了他信心。

  从小与自然为伍,用身体去劳动、去耕耘的李俊兰,十分明白,懂得适应与配合大自然的律则、懂得生生不息的道理,资源就会源源不绝,生命就能延绵不断。凡事不强求的李俊兰,其实是懂得自我追求应该要适可而止的,他在意的是分享,在意所创造的物件与自己以及他人的生命之间的连结与情感,在意如何将这份能量扩大。他选择的方式是分享工作室的空间与设备,让有兴趣的朋友,一起体验创作的想法与喜悦。近几年,他也不断地协助盖建柴窑,分享烧柴技术,而让他不断地精进盖窑与烧窑技术的,就是这分享而后生生不息的想法。

  下个阶段,他想做的是,寻找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模式,依着四季的节奏,用身体的感知,去创造、去生活着。在这世界里,没有任何的学院理论,也没有反社会的批评与讽刺,只有更深刻的体悟,与自然共存、随着节气变化的生活态度,才是来时路,才是前进的方向。

 

 

  在陶艺领域熠熠生辉的李俊兰,

  关心台湾这片土地之余,更将梦想传播至其他国度,

  致力于协助帛琉复兴失传了30年的陶瓷文化⋯⋯

  在峰峦连绵的嘉义山区,车行在环绕的山路上,几经峰回路转,终于找到了隐身山林中的「兰山创艺工坊」。在没有路标、没有招牌的情况下,若非当地友人带领,要找到它还真不容易。

  「兰山创艺工坊」位于嘉义县竹崎乡龙山国小后方,说是在半山腰,但感觉上已然在山之颠了。站在工坊远眺前方,层峦叠嶂、云雾缭绕,景色之美难以文字形容。

  现在正是枣子盛产期,来的路上,看到许多农民在自家前面摆摊卖枣子。除了枣子外,「十月龙眼」也是这里相当有名的农特产。「兰山创艺工坊」的主人、现任吴凤技术学院兼任讲师的李俊兰说,自己就是龙眼喂养长大的。

  李俊兰生长在传统的农村家庭,家里种植了三公顷的龙眼树,求学时期,每到寒暑假都必须回家帮忙农务。土生土长的他对家乡有份浓浓的情感,现在的工作室就是家里的农舍打造而成。走实用陶瓷创作路线的李俊兰,特别将家乡的龙眼木融入创作中,以「竹崎」和「龙眼」(桂圆)为意象,组合成「木筀圆崎烧」,创作出深具竹崎特色的本土陶艺,为竹崎乡开创了另一个特色产业。

  艺术才气自幼天成

  家住半山腰,上下学可不是件轻松的事。6岁开始,李俊兰每天都要步行近一个小时的路才能到达学校,放学后再走一个小时的路回家。喜欢涂鸦的他,从小学开始就展现出艺术天分。小学到国中,李俊兰经常参加各种比赛和展览,也经常获得奖项。在老师的建议下,高中考进了私立稚晖高级工业家事职业学校(1996年改制为仁义高中)美工科,三年的美术专业培训,让李俊兰学会了陶艺的技艺。

  高职毕业后,农家出身的李俊兰不知道要做甚么,于是就去服兵役。李俊兰说,当兵每个月有固定薪水,不愁生活,退役后就没有收入了。就在退役前一个月,他开始思考出路,决定再回到学校进修。靠着美工的底子,顺利考上台中商专夜间部的商业设计科。

  跟随名师苦学有成

  由于对陶艺情有独锺,李俊兰从高职开始就没中断过作陶。就在当时,国立传统艺术中心希望把即将失传的漆陶技艺传承下去,特别举办了漆艺传习计划,请来赖高山、赖作明父子负责种子教师的培育,同时也聘请中国和日本老师来教学。

  这是个好机会,整整二年,李俊兰白天在传艺中心受训,晚上到学校上课,制陶技巧更上层楼,获奖多次后,2000年在第五届「桃城美展」中夺下首奖,从此开启了他在陶艺专业领域的大道。

  桃城美展的杰出表现,也让他获聘为嘉义高商的陶艺指导老师。李俊兰说,他无法形容当时的心情,因为那是他以前怎么样也考不进去的学校,现在竟然能登堂入室任教。

  美国艺术之旅 见识不同文化

  2003年,李俊兰再度踏入学校努力充实自己,而他与台南艺术大学研究所的缘分,似乎早已经有了约定。研二那年,在教授的推荐下,他首度离开家乡,踏上美国国土,以驻村艺术家身分在马里兰州的Baltimore Clayworks陶瓷艺术中心和爱荷华州的Mississippi Mud陶瓷工作室,展开了为期一年的艺术学习之旅。

  不谙英语如何在美国生活?他说,刚开始确实很辛苦,尤其还要协助艺术中心的教学课程。在其他艺术家的建议下,他到当地的社会大学进修语言。在马里兰州陶瓷艺术中心所在的乡下地方,社会大学的语言课程主要以外国学生为主,二、三个学生中,出席率最高的就属李俊兰,所以平常上课几乎是一对一教学。短短二、三个月的课程下来,李俊兰就已经可以流畅地听和说了。此外,每天工作结束后,都会找当地人喝个小酒聊天。李俊兰说,他的英语就是这样练出来的。

  在美国期间,除了要协助教学外,还要创作举办个展,并与当地的十几名艺术家合力盖了一座窑。此间,让他见识到了美国人对艺术创作的随兴。美国人作陶很活泼,他们把土当材料用来传达他们想要表现的东西;还结合各种材料、金属、纤维,甚至羽毛都可以是素材。

  亚洲的陶艺发展历史悠久,作工精细,温度、色感都有一个标准的要求;而美国人的创作则有许多的可能性,比较有趣,让他学到不同文化的表现型式。

  在日本学漆艺 在帛琉教炼土

  2006年,台南艺术大学和日本东京艺术大学缔结姊妹校,每年提供一个交换学生的名额。李俊兰提出了申请,而当时日本面试的教授,正是他在传统艺术中心的指导老师。在这样的机缘下,他又到了日本东京艺术大学展开漆艺的学程。

  李俊兰说,日本的漆艺教学相当传统和保守,在东艺大他连大学部的课程都会去上,所以日本传统漆艺的技法他可说是全部都学到了。

  漆艺创作艰辛,漆器脱胎手续繁复,最后还要进行研磨、推光等,二、三个月才能完成一件作品。像李俊兰这样年轻又愿意投入漆艺创作的人并不多。

  2007年,刚结束日本东艺大的课程,李俊兰又在外交部的补助下前往帛琉,协助当地居民与素人艺术家炼土及制作简单作品。

  李俊兰从帛琉博物馆里出土的陶瓷文物照片发现,原来当地早年也曾经拥有陶瓷工艺文化。由于帛琉制陶工艺的资源极度缺乏,于是李俊兰就带着当地年轻人在槟榔树下的沼泽旁边找土、挖土,再教他们如何炼土。

  从美国到日本再到帛琉,太多的学习旅程,让李俊兰在的台南艺术大学研究所足足读了六年才毕业。

  以专业反馈社会

  李俊兰说,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有不同的贵人出现,这些贵人总是带给他一些意想不到的幸运,感恩之余,他很乐意以他的专业,去作一些服务性的工作反馈社会。

  长达三年,李俊兰固定每周到阿里山、大埔这些偏远山区教导小孩学习陶艺课程,而每趟路程都要耗时一、二个小时。李俊兰还在嘉义圣心教养院指导行动不便的院生作陶。2010年圣心教养院之下的一个照护中心即将成立开幕,李俊兰想藉此机会为教养院筹措电窑经费。李俊兰和院生合作完成了一千个杯子,由他作坯,院生雕刻或彩绘。作品在开幕当天一扫而光,顺利筹到了15万元。

  李俊兰本身对盖窑也很感兴趣,并专研相关技术。他帮多家大学和艺术中心盖过窑,自己的工作室更拥有七座窑:除电窑、瓦斯窑、柴窑、盐窑、热烧窑,还有一座披萨窑。

  其中的「柴窑」,烧陶时木柴燃烧后的灰烬,落在作品上产生「自然落灰釉」,作品较质朴、颜色较美,不论线条或是质感都较好。李俊兰用当地的龙眼木,烧出的作品偏绿色,不同于苗栗地区用相思木烧出的偏黄色。由于柴窑作品烧成时间长达60小时,通常用来办活动;而在等待烧成的过程中,他会和学生用「披萨窑」烤披萨来同乐。

  成功没有偶然,李俊兰付出比别人更多的时间在创作和研究上。喜好泥土和柴火的他,寻找合适的泥土,透过时间与柴火淬鍊而完成的作品,传达了他对生活与环境的关心。他说:「我一直想用龙眼木来烧出在地的特色。」如今,他已经办到了。
 
  助帛琉复兴陶瓷文化

  2010年,李俊兰申请了由全球知名酒商台湾帝亚吉欧所举办的第七届「KEEP WALKING圆梦资助计划」。他在计划中写着:「希望藉由本次的梦想资助计划再次到帛琉指导协助当地盖窑及建立陶瓷工艺所需之设备,延续曾经失去的陶瓷工艺。」在518件的梦想计划中,他再次脱颖而出。

  在陶艺领域熠熠生辉的李俊兰,关心台湾这片土地之余,更将梦想传播至其他国度,致力于协助帛琉复兴失传了30年的陶瓷文化。

  李俊兰表示:「梦想计划在于以个人或民间的力量,协助帛琉复兴曾经拥有的古老陶瓷工艺,此举意义非凡。不仅可以证明民间企业的能力,更可以实质方式帮助其他国家,让『台湾』深刻帛琉人心。」

  期待下次见面时,可以继续聆听李俊兰在帛琉的美好经验……

 

  嘉义青年陶艺家李俊兰,于2011年11月2日起至27日止,在嘉义市立博物馆举办「2011 李俊兰陶、漆个展」,将展出近作陶‧漆生活艺术品约六十件,李俊兰表示这些作品可说是他二十年来学习陶艺‧漆艺的总成果,把最精美的作品呈现给民众观赏

  李俊兰展出的作品包括陶与漆两大部份,陶有柴烧与盐烧的作品,柴烧的作品充分表现柴烧的特殊效果,有火痕的流窜、落灰的自然分布,阴阳面的美感,每件作品都粗犷豪迈有力,充分表现其拉柸的高妙技巧,与艺术的美感。盐烧的作品,非常特殊有味,作品上附着有盐的颗粒,及其用化妆土画上去的图案,非寰漂亮,李俊兰喜欢做生活陶,此次展出有陶瓮、陶瓶、陶碗、陶盘、酒器、咖啡杯,陶杯等,样样精美而有特色。

  漆艺作品有漆画、陶胎与脱胎的漆艺作品,都很精美,漆器的色彩非常富丽,作工非常细腻繁复,李俊兰把陶与漆做一个最美好的结合,呈现其最高的艺术价值。

  李俊兰自十几岁就十分喜爱陶艺,高中时期即自已学陶,练习拉坯烧陶的技术,并自行研究釉药的调配,从无数次窑火的焠炼中获取宝贵的经验,也从珍贵的作品中获得极大的乐趣,而希望终身从事陶艺工作。李俊兰自高工美工科毕业后考上台中商专商业设计科,在台中读书期间参加国立传统艺术中心举办的「赖高山漆艺传习计划」而有机会向漆艺大师赖高山、赖作明老师学习漆艺,成为赖老师的得意门生,并习得漆陶的技艺,其作品「龙越云津迈千禧」参加1990第五届嘉义桃城美展雕塑立体类荣获第一名,作品也获得嘉义市文化中心永久典藏。

  十年前,李俊兰在龙山村的自家山坡地盖柴烧窑、瓦斯窑,建立工坊,从形塑、釉色、烧炼,不断的研究创新、以烧出自己有特色的作品,为追求更高的艺术成就,2003年报考国立台南艺术大学应用艺术研究所(陶瓷组),获得教授的肯定,成为研究生,得到正规且全新的学习机会。第二年申请到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陶瓷艺术中心驻村创作一年,学习西方主流陶瓷的新观念及新技艺,并在美国马里兰州巴尔的摩陶瓷艺术中心举行个展,获得赞赏与好评。2006年申请到日本东京艺术大学交换研究生,学习日本传统漆与陶的技艺,东西方兼修,学得一身技艺,可谓达到艺术的峰顶,南艺大毕业前后皆在吴凤技术大学兼课,并取得讲师资格。李俊兰经常在家乡服务社区,于嘉义县内数所国中小及社区教导陶艺课程,而获推荐参加民国九十八年度嘉义地区社会优秀青年选拔,而荣膺嘉义市长黄敏惠及议长蔡贵丝各颁发「青年楷模」奖状乙帧,此项荣誉殊为难得。

  李俊兰现于竹崎乡龙山村龙山国小右后方山坡上成立「兰山创艺工坊」,现有柴窑一座、盐窑一座、电窑一座、瓦斯窑两座,工坊四周皆种龙眼树,景色非常优美,在这里创作是他人生最快乐的事。他在工坊旁筑有一座面包窑,可以烤披萨、面包,他欢迎大家去那边赏景、赏陶、吃披萨,偷个浮生半日闲。

 

 

  九二一大地震,震垮了台湾陶艺观光与陶瓷艺术收藏,当时台湾陶瓷观光窑场受创严重,收藏家陶瓷艺术品也损失惨重,一场天灾让大家重新严肃看待陶瓷媒材特性与价值。九二一之前台湾陶艺作家拥有个人柴烧窑者数量并不很多,但随着灾后柴烧慢慢成为陶艺创作烧成的新选择。

  民国85年就读于国立台中商专,当时如得知陶艺相关展览一定亲到现场参观学习,少数私人艺廊看到柴烧作品便兴趣的请教店员柴烧欣赏方式与价值,记得多数经验店员都无法说明清楚,最后结论便是看喜欢就可以,这说明了柴烧在当时还没系统式的被整理与研究,在专科时期也是我探索柴烧的开始,柴窑结构、材料与技术信息取得并非相当容易,因此便以日本陶艺相关杂志看到的柴窑图片作为柴窑建造型制的参考,并拿着设计图拜访了几位资深陶艺家,最后综合前辈们建议,于民国87年完成竹崎自己工作室柴窑建造与烧成,那几年间台湾像我这样自己动手盖窑并实验烧成在烧成中累积经验者渐渐增加,民间柴烧技术经验的交流也正式的蓬勃展开,同一时间国立台南艺术学院招收以陶艺创作为主的研究生,开启了学院学生与西方交流的机会,几年间美国柴烧技术与材料在学院间快速的交流与学习,同时釉药使用也不再是那么神秘。

  柴烧的多样面貌与烧成过程受到大家的喜爱与追寻,台湾国际交流的机会增多,陶艺家技术经验的累积与提升,台湾柴烧也被慢慢系统化的整理与发表,柴烧已不再是将作品放入柴窑内完成烧成后便是伟大创作那么简单,技术是可被快速累积与学习的,但艺术是无法速成,除专业学习,个人天赋、视野、休养与人生观均是艺术境界成就之关键。

  台湾柴烧经历了约20年健康正向的学习试验与交流,累积了全能与创新的创作能量,在中国陶艺市场开放时创造了新一波台湾柴烧奇迹,更在中国人喜欢特别、独一无二与比较的心态下推波助燃而达到高峰,在这期间只要市场敏锐度够高者,均于这波柴烧热中获利,不分创作年资与经历,这是非常特别的现象,但我相信在中国快速的学习模式与高强度的社会竞争环境下,柴烧在中国一定也会是快速的进步与改变。近几年观察中国现代陶艺发展已有部分脱离传统分工细腻工厂生产线式的制作方式,海归派教师已有个人工作室独力完成创作与烧成观念,学院学生们也积极投入废弃古柴窑修复与烧成,官方也大力支持柴窑建造与开发柴烧创作基地,因此不久的将来台湾柴烧创作优势将会逐渐缩小,最终还是会回归作品本质与作家资历。

  厚实创作能量,提升创新创造能力本是不变法则,在中国经济快速发展下,艺术文化与生活质量势必随之重视与提升,茶文化、香道、花艺、饮食在中国各地被讨论与讲究,台湾陶瓷艺术工作者仍有相当大的发展空间。技术、艺术、气度的提升,享受台湾多元创作烧窑环境,乐于分享,寻找更贴近大自然的生活模式,依着四季的节奏,用身体的感知,去创造、去生活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