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美术

上一页
1/148页 共4397

仇英《乞巧图》中的七夕习俗

时间:2023-8-20 文章来源:中国文化报

乞巧图 局部(纸本水墨) 仇英

   明代苏州绘画大师仇英的《乞巧图》卷,为纸本水墨画,纵27.9厘米,横388.3厘米,现藏台北故宫博物院。此画用白描的手法描绘了宫中七夕时的各种祈祝、乞巧活动。唐人林杰有《乞巧》诗云:“七夕今宵看碧霄,牵手织女渡河桥。家家乞巧望秋月,穿尽红丝几万条。”

   画卷场面华丽,人物众多,细节繁复。画中表现的七夕之夜,月光融融,清辉尽洒,初秋的凉风袭来,凉爽怡人。园中树木苍翠,怪石嶙峋,烛火通明。画卷类似连续画,全面反映了七夕乞巧的风俗情景及过程。画卷首部是宫女们上灯、烧水、执壶、捧盘,准备着茶点花果,忙得不亦乐乎。屏风前的嫔妃两三人聚在一起,或看书写字,或窃窃私语,或静坐遐思。宫女簇拥着嫔妃,缓缓向乞巧现场而行。宫女们有的抬供桌,有的端供品以及莲蓬、瓜果、器皿。画卷的尾部是嫔妃们举行乞巧活动的现场,人物共分为两群,神态各异,神情专注,沉浸在秋凉夜静的气氛中。所画人物清雅,女子发丝,着墨细匀,衣褶线条流畅,饰纹刻画细致,佩环飘动,得“吴带当风”之姿。从画的内容上看,表现了两项乞巧习俗:

   一项是穿针比巧。此习俗起源于汉代,东晋葛洪《西京杂记》有“汉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针于开襟楼,人俱习之”的记载。七夕之夜,女子手执五色丝线和连续排列的九孔针(或五孔针、七孔针),借助月光,连续穿针引线,将线快速全部穿过针孔者称为“得巧”,即获胜者。反之就是输家。输家还要准备奖品或礼物,颁发给胜者。《荆楚岁时记》记载:“七月七日为牛郎织女聚会之夜。是夕,人家妇女结彩楼,穿七孔针,或以金银鍮石为针,陈瓜果于庭中以乞巧,有喜子网于瓜上,则以为符应。”《开元天宝遗事》中说:“七夕,宫中以锦结成楼殿,高百尺,上可以胜数十人,陈以瓜果酒炙,设坐具,以祀牛女二星,妃嫔各以九孔针、五色线向月穿之,过者为得巧之侯。动清商之曲,宴乐达旦。土民之家皆效之。”南朝诗人刘遵有《七夕穿针》诗:“步月如有意,情来不自禁。向花抽一缕,举袖弄双针。”描写了穿针女子于花前月下,以穿双针争强斗巧的情景。清代诗人吴曼云有诗描述道:“穿线年年约比邻,更将余巧试针神。谁家独见龙梭影,绣出鸳鸯不度人。”

   另一项是祭拜活动。画面中的供桌上面摆满了祭品,桌子前沿的中间安放一个香炉,两侧是玉雕大象,其背上的瓶子里插上两炷香烛。案前三个嫔妃神情严肃,双手合十,焚香礼拜,虔诚祷告。另有三个宫女在一旁伺候。供桌上还有一尊婴孩形泥偶,穿红兜,扛令旗,金鸡独立于金台之上,这就是女子祭拜的偶像“磨喝乐”(梵文音译,是佛祖释迦牟尼的儿子),借以求得多生男孩。而在民间的祭拜活动则是由一个有威望的女子牵头,邀上左邻右舍的姐妹们,少则五六人,多则十几人,默念着心中所想之事,许愿道:“乞手巧,乞貌巧;乞心通,乞颜容;乞我爹娘千百岁,乞我姊妹千万年。”祭拜完毕,大家一起围坐在桌前,一边吃花生、瓜子,一边家长里短地闲聊,交流针线活。清代诗人蔡云有诗曰:“几多女伴拜前庭,艳说银河驾鹊翎。巧果堆盘卿负腹,年年乞巧靳双星。”

   画卷起始的树干上落有“仇英实父”款并钤印,拖尾有明代昆山书法家王逢年以多种字体书李白宫中行乐词八首。仇英的人物画,重视对历史题材的描绘,吸收南宋马和之及元人技法,笔力刚健。尤擅画仕女,善于用粗细不同的笔法表现不同的对象,或婉转流畅,或顿挫劲利,既长设色,又擅白描,人物造型准确,概括力强,形象秀美,线条流畅。后人评其工笔仕女:刻画细腻,神采飞动,精丽艳逸,为明代画坛之杰出者。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仇英《乞巧图》中的七夕习俗-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