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画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下)



时间:2022-3-16 9:10:00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本文为《巾帼:新中国绘画中的女性形象》(全文约54000字)的第十一部分“少数民族女性之美”(下,总二十)

周昌谷《两个羊羔》,1954年

  在较早表现西藏题材以及西藏女性方面,最有影响的是周昌谷的《两个羊羔》,它于1955年获得了世界青年联欢节金质奖章,对这一时期少数民族题材的绘画创作产生了引领作用。1954年,周昌谷在结束敦煌之行后,深入藏区体验生活,由此创作了该画。画面中那位天真的藏族少女,趴在围栏上,嘴里含着小草,非常专注地看着眼前的两只初生的羊羔。这是一个普通而具有生活化的场景,而且在细节表现上的精心显现了造型和表现上的独到——女孩藏袍下搓在一起的双足,以及一白一黑两只羊羔之间的亲昵动态,虽然着墨不多,却以少胜多的表现出了新中国藏区的美好生活。1955年,周昌谷还创作了《在草地上》,表现了甘南藏区山坡草地上的藏族妈妈与她的孩子们。这也是藏区的平常所见,但在平常中显现出的不平常的那种田园诗意般的意境,还有那与自然关切的幸福与美感,都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在主流政治主题创作之外的另类,是时代中的小夜曲。此后,周昌谷的绘画关联到许多其它少数民族的女性,并扩大到汉族地区,显现出了在表现女性方面的专长和社会影响。

周昌谷《在草地上》,1955年

詹建俊《高原的歌》1979年

孙景波《阿佤妈妈》,1980年

马常利《草原上》,1981年

靳尚谊《塔吉克新娘》,1984年

妥木斯《剁草的妇女》,1984年

韦尔申《吉祥蒙古》,1988年

  在新中国美术创作中,少数民族女性也在其它主流创作中也担当了重要的角色,所以,也有很多表现各行各业中的少数民族女性劳动的作品,如朱乃正的《金色的季节》,李焕民的《初踏黄金路》,直到80年代出现了孙景波的《阿佤妈妈》(油画,1980年),靳尚谊的《塔吉克新娘》(油画,1984年),妥木斯的《垛草的妇女》(油画,1984年),韦尔申的《吉祥蒙古》(油画,1988年),都让人们看到了少数民族女性之美在不同时期绘画创作中的表现。1964年从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后到云南工作的孙景波,从而熟悉了云南少数民族的生活,1972年创作了油画《阿细新歌》,表现了在劳动中的少数民族女性,一边插秧一边对歌。画面中云南高原的强烈阳光与流淌的歌声,以及民族风情与劳动之美混合在一起。少数民族题材的创作改变了孙景波的命运,当《阿瓦妈妈》出现之后,利用母爱而表现出的艺术语言上的变革,让人民进一步看到了题材在推动80年代艺术转型的意义。

郑小娟《赶歌图》,1981年

郑小娟《芦苇地里》,1995年

郑小娟《晒辣椒》,2005年

  女画家郑小娟立足于湖南苗族女性的表现,其以工笔画的形式于1982年创作的代表作《山雀》,而历年来在此基础上的发展,相继创作了《赶歌图》(1981年)、《新装》(1984年)、《土地》(1986年)、《拦路歌》(1988年)、《月下盘歌》(1998年)、《草地上的舞蹈》(1987年)、《晒辣椒》(2005年)等。她说:“我特别赞赏苗家的苦乐观,不管生活道路如何不平,他们总是离不开歌声。我喜欢看赶场,尤其是三月三对歌。这时的歌特别有一种淳厚朴实的风味,歌的意境充满了人间的爱恋之情。对歌往往是风雨无阻,通宵达旦。我便在绘画中找寻着用音乐的节奏感来表现我的感受。”

  当韦尔申的《吉祥蒙古》获得了第七届全国美展金奖,又进一步扩展了少数民族题材在当代美术创作中的影响。而此前袁运生在1979年的机场壁画《欢乐的泼水节》的创作中,所表现的傣族妇女欢快的生活和独特的美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继之,陈丹青于1979至1980年间创作的《西藏组画》(共7幅),再一次把人们视线拉到了西藏题材之上,这是继董希文之后的又一个历史性的高峰,组画中的藏族妇女的形象深深地刻在了人们的审美记忆之中。其中的《母与子》是在表现女性方面的代表。

陈丹青《母与子》 ,1980年

苏新平《女人与牛》,1988年


苏新平《飘动的白云》,1989年

  80年代以后,在主题创作,在全国美展,女性题材的发展变化逐渐摆脱了主题的制约,而主流把控主题的能力趋弱,市场操控艺术的走向,艺术表现进入到自由的境界。苏新平的《女人与牛》(版画,1988年)所显现的时代特点,已经没有了过去的那种对于题材以及可叙述性的追求,作者所关注的是语言方式。所以,在新时代进入艺术转型期之后的少数民族女性题材的表现,更多的是少数民族与女性的表现。

王华祥《贵州人》,1988年

(未完待读,敬请关注)

The End

【陈履生博物馆群

临时闭馆通知

  根据疫情防控要求,3月16日(星期三)起,扬中市陈履生博物馆群临时闭馆,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给您带来不便,敬请谅解!

陈履生博物馆群

2022年3月15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