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履生:走进博物馆【南艺闳约大讲坛】



时间:2017-12-2 16:28:28 文章来源:陈履生美术馆 

  2017年11月18日晚6点半,应南京艺术学院邀请,中国国家博物馆原副馆长、著名美术史家、南京艺术学院客座教授陈履生先生来到闳约大讲坛,以“走进博物馆”为主题,开展了一场高水平的学术交流,为现场师生学者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博物馆奇妙夜”。

     

  陈履生先生结合自身多年博物馆工作经验与心得感悟,从博物馆的研究、收藏、教育、休闲娱乐四大功能,及博物馆与国家、文化、建筑、收藏、展览、教育、研究、推广、休闲、公众的关系十大关系等方面进行详尽的阐述。

  陈先生讲到,时代在不断变化,随着时代的变化,我们逐步认识到博物馆在一个城市中的基本定位与重要性,许多城市陆续建设了新博物馆,这些博物馆是城市的地标及景观,它标志着社会文明的进步与发展的水平,代表着社会文明发展的成果。现今中国的博物馆跟三十年前比,不可同日而语,这就是社会发展的表现。博物馆连接着公众的文化需求,成为当代公众的文化依赖,这是博物馆的核心所在。相较于西方社会,中国公众对博物馆的文化依赖性弱,西方社会,着重培养公众的博物馆意识,从小接受其熏陶,流连于其中,陶冶性情,从而形成较高的文化素养。

 
Photo@Mr.陈 瑞典VASA博物馆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虚拟博物馆体验系统出现,但从客观方面来说,它永远无法取代实体博物馆,就好像摄影术并不能取代绘画,实体博物馆给人的即时体验感,空间感是虚拟博物馆无法做到的。博物馆是文物、艺术品的“家”,是供人们瞻仰和欣赏的殿堂,是使得文物艺术品有“尊严”的储存空间,区别于街边古董店,它们不是商品,而是发挥着研究教育意义的文化传承品,博物馆里的典藏都有与之相关的历史与其背后的入藏故事,博物馆的出现就是人类社会文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

Photo@Mr.陈 巴黎狩猎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与国家的关系,陈先生谈到,只有国家强大,博物馆才会强大,而只有博物馆强大,国家文化才会强大,两者相辅相成。陈教授以同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埃及为例,埃及国家博物馆建馆时,中国正在经受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侵华,那时的中国人还不知道博物馆为何物。埃及博物馆珍藏有自古埃及法老时代到公元五至六世纪罗马统治时代的珍贵文物10余万件,一百多年前的埃及博物馆的规模令世界惊叹,它至今都一直位于世界十大博物馆之列,而它所反映出来的考古成果标志着一个时代的最高成就。与之相比,中国有着巨大的落差,这就是一个简明的历史差距。

  
Photo@Mr.陈 中国国家博物馆    

  关于博物馆与文化的关系,陈先生认为,博物馆文化是以世界各名族优秀文化为基础,是各种文化的关联,是彼此的融会贯通,是彼此的交流互鉴,是历史与艺术发展历程的综合,并且博物馆文化是连接社会与公众的纽带,它的文化魅力,影响到公众的热情和判断,关系到社会整体的文化形象,在中国,建立“百科全书”式的博物馆是理想的发展方向。

Photo@Mr.陈 荷兰电影博物馆     

  在讲到博物馆与建筑的关系问题时,陈先生介绍了两家很有特色的博物馆,一是法国凯布朗利博物馆,这家博物馆将文物库房直接搬进了展厅,使观众能够直接参观到博物馆的后台工作,增加其观赏兴趣。二是日本福冈的九州博物馆,九州博物馆拥有极少数的展品,大部分空间用于文物修复办公地及展示亚洲各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的儿童教育区,深受公众欢迎。那么,研究博物馆的建筑与藏品之间的空间关系就显得尤为重要,它的公共空间要体现公共性的特质。以人为本,以公众为核心。

  陈先生对博物馆的基础即收藏的时候提及,收藏的整理与研究是博物馆专业水平的体现,缺少整理和研究的博物馆,充其量就是藏品库房,而不能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博物馆。继而谈到博物馆展览时,给大家介绍了近些年他所参观过的认为质量上乘的展览,比如意大利米兰皇宫博物馆的“达芬奇”专题展、意大利米兰三年展设计博物馆“艺术与食物”专题展、美国MOMA马蒂斯特展等。

  陈先生认为,博物馆虽然不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却是在教育方面有着特别的作用,属于不是学校的学校,不是课堂的课堂,博物馆的教育依托于博物馆的各项业务职能,与藏品、展览等发生关联,其教育方式是多元的、流动的、开放的。陈教授以阿根廷国家美术馆为例,这家美术馆为盲人观众专门提供了盲人老师,指导帮助他们对藏品进行了解学习,这是很多博物馆没有做到的,值得学习借鉴的地方,它体现了博物馆教育方式的多样全面性,给予特殊群体观众更良好的教育体验。

  公众是博物馆的主体,博物馆要做的就是去尽可能满足公众多样化的需求,去吸引、培育、引导观众。陈先生希望通过这场讲座,呼吁更多人自觉培养博物馆意识,多去博物馆参观学习,希望文博方向的同学,能够成为博物馆的终身志愿者,竭尽全力为了中国文化的推广、中国的博物馆发展事业建设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讲座最后,人文学院副院长李安源对本场讲座进行了简洁的学术总结,他认为,陈履生先生的讲座,不仅反映了一位杰出的博物馆管理者的文博经验,同时也反映了一位美术史家与艺术家的综合修养与人文情怀,李老师还向现场同学郑重推荐了土耳其作家奥尔罕·帕慕克的小说《纯真博物馆》,他认为这是一本可以拓宽大家对博物馆进行正确认知的好书。其后二十分钟里,多位同学与陈先生进行了提问互动,陈先生对街头新型博物馆文化、优秀大学博物馆的标准、博物馆藏品的导览问题及用世俗的角度方式看待博物馆文化传播方式等问题一一进行了耐心解答。

(文:郭辛蕊 图:陈履生 苟亚娟,编辑:苟亚娟 ;来自南艺闳约大讲坛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