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潮流不是“大姨妈”

时间:2015-11-1 13:44:06文章作者:新民晚报 林明杰
  古人云“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数百年”,如今才人辈出,尤其艺术圈,但各领风骚能有个十数年就很不错了。我这倒不是牢骚,试想一种风尚如果霸占潮流数百年,真是不耐它的烦。

  然而现在似乎又走向了另一极,才人们领风骚的过程如飘风骤雨、白马过隙,如流星雨般划过夜空,还没来得及看清哪一颗星,后面一大群又蜂拥而至。

  过去曾见到过一个吉尼斯纪录,说有盏灯泡,亮了一百多年还没坏。但如果每个灯泡都能亮这么久,灯泡厂老板不要饿死吗?艺术市场也是同理,几个画家独领风骚霸占市场不要说数百年,就是数十年,其他画家和经纪人怎么办?所以从商业角度来看,必须是新人层出不穷。这也是商业社会文艺繁荣的一种动力。这是有利的一面。

  但其弊端是容易导致为了商业目的而人为制造“才人”和“潮流”。美术界已是这么个状况。自从以50后和60后为代表的“当代艺术”群赚得钵满盆满之后,没有捞到这波的画商和投资者便策划起70后、80后,甚至90后。有不少人直接钻到各大美院,去看毕业生展,从中捞“好的苗子”。一些功成名就的中年画家们的孩子们,也衔着奶嘴,步老爹的后尘,办展卖画,轰轰烈烈,如火如荼。

  这些年来,我见过不少以80后之类命名的“新锐”艺术品拍卖,让我失望的不是他们技法稚拙,而是这些作品非但没有在才华、胆魄上超越前辈,甚至连时尚感都谈不上。年纪轻轻,怎么就如此老气横秋,平庸而且做作?我真的不知道要感谢美院还是感谢挑选画作的经纪人和拍卖行。

  艺术史上,只有以风格和理念来划分艺术流派的,有时候也以地域命名流派,但实质还是以风格理念为内核。从来没有以画家出生年龄来划分的。这大概算是中国特色初级艺术市场的创举了。潮流推动者暗示人们,长江后浪推前浪,前浪死在沙滩。但事实真是这样吗?

  八九十岁时的吴冠中的观念,要远远比许多年轻艺术家“前卫”得多。世界艺术史上,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反观我们许多80后甚至90后的“新锐”,他们无论在风格还是观念上,基本上都是在拾几十年前甚至上百年前西方前辈们的牙慧。在那批在京郊野生的“当代艺术”草莽英雄前辈面前,更像是乖乖儿似的。至少,他们还在学步阶段,市场这么急着把他们推上赛道,是爱还是害?

  艺术潮流是天时、地利、人和所致,不是按照我们生意的头脑一波一波来的,也不会像生理期那样隔多少时间必再来。如果真是这样,如今的世界艺术潮流应该还由意大利文艺复兴之都佛罗伦萨霸占着呢。

  世界上成熟的艺术品市场也不会轻易到美院去捞苗子。一个真正有价值的艺术家是需要经历人生考验的。对年轻艺术家,社会应该提供的不是商业投机和炒作,而应该是适宜其大胆进行艺术探索的生存环境,公平、多元的崭露头角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