磁州窑的《三国演义》画枕

时间:2004-02-12文章作者:王兴
《三国演义》是一部依据历史和传说材料写成的长篇小说,也是我国章回小说的开山之作。它集中描绘了三国时代各封建集团之间的军事、政治、外交等方面的斗争。三国故事在唐代时就已经开始在民间流传。唐代诗人李商隐在《骄儿诗》中说:“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说明儿童对三国的故事已经耳熟能详。宋元时期,三国故事被大量搬上舞台,金元时期演出的三国剧目至少有三十多种,包括《三战吕布》、《赤壁鏖战》、《隔江斗智》等。同时以三国为题材的平话小说也开始出现,今存最早的话本是至治年间的《全相三国志平话》,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由于三国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在元代磁州窑的瓷枕上也常见反映三国的诗词与绘画。如河北省邯郸市博物馆收藏的一件元代长方形枕上书有:“韩信功劳十大,诸葛亮未治三台”的诗句。在河北磁县私人收藏的一件元代瓷枕上绘有“诸葛亮草堂春睡”图。该枕为长方形,前立面绘有花鸟纹,边框写有“漳滨逸人制”的字样,枕底部印有钟形“王氏寿明”戳记,说明它是由位于漳河岸边的王姓窑场生产的。枕的边框为细碎的蝇纹,框内为菱形开光,边框与开光之间为丝带缠绕的菊花纹,开光为主题图案。此幅绘画是以舞台为背景而设计的。画面的左侧为太湖石与芭蕉叶组成的假山,中间为两棵高大的树木,右侧为草堂。诸葛亮伏在草堂的方桌上,睡意正浓,旁边一童子扶着拐杖,小心伺候。而树木与假山之间站着关羽与张飞,因有急事要办,正无奈地在树下等候。它所反映的是刘备求贤若渴,三顾茅庐,请诸葛亮出山的故事。第一次刘备、关羽、张飞三人去卧龙冈拜访,诸葛亮出门云游去了。第二次又未在家,第三次去时,童子通报说,诸葛亮正在草堂春睡,刘备叫童子不要惊动主人。张飞在院外等久了,心里渐渐不耐烦起来,几次跑进院去张望,想叫醒诸葛亮,但见刘备仍耐心地站在台阶下,忍不住对关羽说:“这先生这般傲慢无礼,只管装睡,任我哥哥立在阶下,等我去后屋烧一把火,看他起不起!”张飞说着就要冲进院去放火,关羽急忙出面阻止,劝说他要以大业为重。这幅画一方面表现了诸葛亮草堂春睡的情景,诸葛亮虽在睡梦中,却神态自若,端庄儒雅;一方面表现了关羽说服张飞的情景,关羽用手指着前方,正向张飞讲述着什么,张飞满面胡须,两手抱在胸前,低头听着,一副很不服气的样子。这幅瓷枕画是根据当时舞台上演出的情景来表现的,剧中的人物身着宋代的服饰。元杂剧中所表现的人物故事包括各个朝代,但在舞台上大都采用宋代的服饰,以便于观众从服饰上能区别人物的身份。“三顾茅庐”与“草堂春睡”是三国故事中最为精彩的章节,用绘画的形式表现出来更为生动传神,对三国的戏剧起到了普及和推广作用,同时也借助于民众对三国故事的喜爱,扩大瓷枕的销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