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天竺梵影东土妙相——中印佛教造像艺术

时间:2021-10-18 16:51:46 文章来源:佛像雕塑艺术


1佛教艺术的概念和形态

  “佛教艺术”一词,在人们的眼里,既熟悉又模糊。

  法师说,佛教艺术包括形而下和形而上两个层面。形而下,包括考古学、图像学,也就是对具体材料的考察与分析。形而上,包括美学、艺学和信仰,它作为信仰的表达而出现,不仅仅是单纯的艺术。

  佛教艺术的形态包括建筑、雕塑和绘画。具体而言,呈现在石窟、寺院、佛像、佛塔、壁画、碑刻等形式上。而石窟的表现形态最为丰富。

2印度图像信仰与佛像起源

  公元前3世纪左右,印度处于孔雀王朝时期,当时的佛教以部派佛教信仰为主,并不主张直接造佛陀的形象,以菩提树、法轮、佛足印等图像、符号来表现佛陀形象。那个时候,飞天(即天人)形象已经出现。

 

印度桑奇大塔上的浮雕,以符号象征佛陀

  初期,印度进入了贵霜王朝的统治时期,定都犍陀罗,推崇佛教。犍陀罗以及周边地区兴起大乘佛教。

  犍陀罗的造像风格受希腊文化影响较深,而其成因主要包括:公元前4世纪被古希腊亚历山大大帝占领过,留下了一批希腊文化工匠;贵霜帝国与古希腊地区商贸往来密切,商贸的交流引发了文化艺术的交流。

  犍陀罗的造像艺术的传播后来形成两大分支。公元4世纪左右,印度人建立了笈多王朝,以马图拉地区为中心的佛造像在艺术风格上,逐渐形成了印度本土的审美特点。

  二是经丝绸之路传入中国新疆、甘肃地区,逐渐影响到中原北方。


燃灯佛授记浮雕(犍陀罗时期)

3佛造像艺术的东传

  佛造像最初伴随着石窟的开凿而同时出现。当时的石窟的作用类似于寺院,是信仰、修行的神圣空间。随着信仰的传播,使得佛造像的形式和题材越来越丰富。

01

十六国时期(后赵、西秦、北凉)

  十六国时期的西秦,东土早期的佛造像都雕刻于石窟之内,就其造像风格而言,受犍陀罗和马图拉风格的影响明显。

  北凉政权主要在甘肃西部地区,以张掖为都城。从地理环境而言,张掖地处河西走廊,连接着西域诸国,在造像上受西域造像风格的影响较大。而且常有西域梵僧到此地译经弘法,所以北凉的佛经弘传非常广泛,致使在佛教造像上也有所表现。

莫高窟的北凉交脚弥勒菩萨像

02

北魏时期(大同、洛阳、天水、敦煌)

  公元386年,鲜卑拓跋部的拓跋珪建立了北魏王朝,并歼灭了北凉政权,致使北凉地区的大量流民进入到北魏境内,其中也不乏许多佛教高僧。

  文成帝的时候,命北凉来的高僧昙曜法师主持开凿佛教石窟,从公元460年-465年开凿了五个洞窟,成为“昙曜五窟”,窟中的大佛对应北魏的五位帝王,从侧面反应了“当今国王即是如来”的政权意识。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采取了相对“极端”的汉化政策,尽管在当时受到了较大阻力,但对中国古代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起到重大作用,促进了民族融合。

  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佛像也开始“穿上汉服”。同时,由于魏晋的玄学兴盛,清瘦、颓废、闲云野鹤成为当时文人的审美追求,体现在佛像艺术上,佛像也显得较为清秀。

汉化后的北魏佛像(褒衣博带,秀骨清像)

  东魏北齐的时候,由于怕末法时期经文的散失,出现了在石头上刻经。受当时政策的影响,佛像雕刻有回归到拓跋文化,开始出现佛龛形象,与印度笈多王朝时期的表现形式相近。

03

隋唐时期(洛阳、敦煌、陕西)

  隋唐时期进入了我国历史上最强盛的朝代,全世界百官来朝。

  佛教非常兴盛,在各个方面都有很大发展。比如玄奘大师西行求法;佛教八大宗派的确立(禅宗、净土宗、律宗、密宗、三论宗、唯识宗、天台宗、华严宗);各宗派祖师依经注疏等.

  佛教造像在这个时期尤为兴盛,石窟当中以龙门石窟和莫高窟为最。唐代的佛像不再像魏晋时代的清秀,而是显得魁梧,与唐朝注重气势的文化有关。

  以云门石窟的菩萨像为例,巨大而不粗糙。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则巧妙使用透视法设计,头部相对身体的比例稍大,因为此尊佛像很高大,人从下面往上看就不显得比例失调,而感受到庄严之美。

龙门石窟的卢舍那大佛

  唐开元年间,印度的善无畏、金刚智、不空三位密宗大师先后入唐弘传密法,随之也出现了唐密系统的佛造像。

  唐密佛像目前在国内保存较少,而在日本仍保留很多,因唐密传到日本后形成真言宗,至今兴盛。

04

宋、五代时期(四川、云南、杭州、敦煌)

  宋代以后的石窟造像主要分布于西南之地,在杭州地区也有一部分宋元时期的石窟佛像。随着各方面文化在民间的普及与发展,宋朝的文化环境空前繁荣,致使当时的文化思潮逐渐区域民间化。

  在造像风格上也慢慢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当时的造像常出现当时的现实人物,比如以布袋和尚表示弥勒菩萨形象,以及源于观音菩萨灵感故事的各种观音菩萨形象。

飞来峰的弥勒菩萨像(宋)

05

元、明、清时期

  元代信奉藏传佛教,因此佛像的制造也倾向于藏传佛教的风格。

  明代则同时信奉汉传佛教和藏传佛教,所以佛造像的样式也较为丰富。尤其此时期在山西出现大量的彩塑佛造像,为后世留下了珍贵的佛教艺术遗迹。

  清代信仰藏传佛教,佛像的头部和身体比例相对明代会更均匀和协调。

长按关注:[佛像雕塑艺术]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天竺梵影东土妙相——中印佛教造像艺术-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