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法篆刻

上一页
1/63页 共1859

吴永楷书四条屏《七笔勾》之溯源

时间:2020-6-1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王英辉/陕西宝鸡


  吴永乃晚清宦海一普通官吏,政绩并不突出,但在生活中,他却先后娶了两位身家显赫的妻室,第一位是曾国藩的孙女、曾纪泽次女曾氏,她因病去世后,吴永又续娶了盛宣怀之堂妹盛氏为继室。两位夫人来头都不小,带给他的财富与人脉自然不言而喻,他与妻子的故事虽名不见经传,但从其书写的一件《七笔勾》四条屏(见图),我们似乎能感觉得到年近花甲之岁的他,在朝代更替,爱人辞世后,那一份苍凉的心绪和情感。

  吴永(1865—1936),字渔川,一字盘公、盘庵,号观复道人、显光居士,室名观复斋,浙江吴兴人,直隶试用知县,因办理洋务,为张荫桓所赏识,调补怀来知县。民国初年曾任山东提法使,民国十六年(1927)出任国务院秘书。

  吴永在历史上颇有点微名,皆缘于他在光绪庚子国难中的殷勤表现,当年八国联军打到北京,慈禧与光绪仓皇出逃,一路颠沛流离,狼狈不堪,威严尽失,行至直隶怀来县境,在义和团包围之中的地盘上稍稍缓口气,便看到了迎驾而来的知县吴永。自此,他随驾左右,小心侍奉,得到了两宫的赏识和信任。辛亥革命后,胡适等学者倡导社会名流撰写回忆录,保存濒临湮灭的史料,在这种大环境下,作为庚子“西狩”亲历者的吴永,便口述昔日见闻,为后世留下了弥足珍贵的《庚子西狩丛谈》一书。吴永虽非翰林出身,但是一生酷好书法,学董其昌三十年,得其神韵,几可乱真。

  该组楷书四条屏,洒金纸本,63×19厘米,内容为明代莲池大师著名的《七笔勾》全文。文后两行款识为:“云栖莲池大师七笔勾词调寄驻云飞,余每喜书之。公鲁大侄曾求书此词,今录一通,寄与诵读。壬戌初秋,渔翁识于海上。”首帧右侧上下及署名后共钤盖“妙吉羊”“常寂光室”“老渔”“显光”朱文印鉴计四枚。笔势秀美,书写隽正,不愧为精心佳构。此处“壬戌”,当为民国十一年(1922),吴永时年已是57岁。从“常寂光室”印文来解读,此时的吴永已心向三宝,常寂光,是西方净土,而常寂光净土,便是成佛住的地方。常寂光室,亦是佛法界,不是世间法界。

  莲池大师,明代四大高僧之一,本名沈祩宏,浙江杭州人,系书香世家。后世学者考证后发现,沈祩宏是结过两次婚后才出家为僧的,其第一位妻子临盆难产,母子俱亡;伤痛之余,他奉父母之命不得不再娶,以延续香火。除夕之日,妻子捧茗至,茶盏刚搁在桌面就莫名其妙碎裂了,见此状,沈祩宏便笑道:“姻缘无不散之理!”第二年,他即决意出家,诀别妻子之际曾云:“恩爱不常,生死莫代。吾往矣,汝自为计。”出家后的莲池大师,四大皆空,万念俱灰,孤灯黄卷,虔心向佛,诵经之余,写下广为传阅的《七笔勾》,要把对世间功名前程的追逐、儿孙亲友的牵绊、身家财富的不舍以及缠绵情爱的眷念统统一笔勾销。

  吴永大概读罢先辈的《七笔勾》而滋生了许多感慨与顿悟,进而联系到两人均有两段婚姻,且都是读书人的身份,所以时常总喜欢书录以遣兴,有公鲁大侄子现今索书,遂信笔写下这篇通俗易懂的文字,馈赠给他诵读。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吴永楷书四条屏《七笔勾》之溯源-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