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上一页
1/51页 共1506

从清砚说徐渭与下江考棚

时间:2020-12-25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胡剑明/江苏南京


  近日,见到南京城南刘棣收藏的一方旧砚,砚长18、宽11.5,厚1.7厘米。正面刻有龙饰图与砚池(图1),背面刻有明代徐渭的一首“独立书斋啸晚风”草书诗(图2),砚左侧边镌有“光绪卅年下江考棚”(图3),砚体品相好,看上去传承妥善,当是一直被砚主钟爱的物件。

从左至右依次为:图1 砚正面刻有龙饰图与砚池;图2 砚背面刻徐渭“独立书斋啸晚风”草书诗;图3 砚左边镌“光绪卅年下江考棚”款

图5 俞律为砚拓题诗

图4 徐渭《墨葡萄》

图6 “上江考棚”牌坊

  光绪三十年(1904),是甲辰“龙年”,看来砚上刻“龙”饰纹是有讲究的。经查相关资料得知,砚背刻的徐渭“题墨葡萄诗”,是遵其题画诗的原体书法,气韵章法几乎与原画上的完全相同(图4),其字为行草书体,整体潇洒灵动,真是一派“千古绝唱”的样子。

  江苏省文史馆馆员、94岁的俞律先生观后说,这是一方内容难得的歙砚。先生在拓片上欣然题道:“半生落魄已成翁,独立书斋啸晚风。笔底明珠无处卖,闲抛闲掷野藤中。此明徐渭自嘲也。此砚语及下江考棚,当与金陵学子有关。徐渭诗文书画戏曲兼佳,一时无两。砚主取之,足见仰慕之情焉。”(图5)

  徐渭,字文长,今浙江绍兴人,晚年号“青藤道士”。生于明武宗正德十六年(1521),卒于明神宗万历二十一年(1593),享年72岁。徐渭性情放纵,据说,少年时,有八次乡试都未考中,恢心仕途。中年时,幸被兵部右侍郎兼佥都御史胡宗宪看中,于嘉靖三十七年(1558)招至任浙、闽总督幕僚军师,他对当时军事、政经事务多有思考与筹划,并参与过东南沿海的抗倭斗争。

  后来,胡宗宪被弹劾为严嵩同党,被逮自杀,徐渭深受刺激,一度精神失常,蓄意自杀,误杀其妻,被捕入狱。后为翰林修撰张元忭营救。出狱后已53岁,这时他才真正抛开仕途,开始从事文学艺术创作活动。许多重要作品,都是在这之后产生的。他的诗文风格清奇,不落窠臼,并有《诗文全集》,他还是一位剧作家,杂剧《四声猿》曾得到汤显祖、马骥德等曲学家们的好评。其戏剧论著《南词叙录》,具有打破陈规之处。

  徐渭曾自评说:“吾书第一、诗二、文三、画四。”清初经学大家兼书画金石家评他“其书与文皆未免繁芜,不若画品,小涂大抹,俱高古也”。徐渭一生坎坷,常“忍饥月下独徘徊”,在“几间东倒西歪屋,一个南腔北调人”的境遇中过着自己的日子。

  明清两代,出现过不少多才多艺的文人。不过像徐谓那样,在诗文、戏剧、书画等各方面都能独树一帜,给当世及后代留下深远影响的,却颇为难得。郑板桥对他非常敬服,曾刻一印,自称“青藤门下走狗”;齐白石曾说:“青藤、雪个、大涤子之画,能横涂纵抹,余心极服之,恨不生前二百年,为诸君磨墨理纸。诸君不纳,余于门之外,饿而不去,亦快事故。”吴昌硕说:“青藤画中圣,书法逾鲁公。”然而,徐渭的一生虽然有着强烈的功名事业心和报国愿望,却连举人也不曾考取……

  下江考棚,是古城南京城南的一条小巷,它西起中华路,东到信府河。这条小巷今天在南京众多的街巷中并不起眼,但它在明清时期却很有名气。因为那时这里曾是科举考试时乡试(由秀才考举人)的预考考场(一间一间的棚舍)。“下江考棚”巷名中的“考棚”二字即源出于此。至于“下江”二字的由来,是说在明清时期,安徽与江苏两省的秀才们都在南京的贡院参加乡试,但并不是所有的秀才都能参加乡试,他们必须要先通过预考,合格者方能参加乡试。预考时,安徽与江苏的秀才们是分在两个考场进行的。安徽秀才预考处被称为“上江考棚”,而江苏秀才的预考处则叫“下江考棚”。因为那时,安徽、江苏两省依其沿长江的位置,安徽居于上游,因而为“上江”,而江苏自然就成了“下江”。

  据说,“上江考棚”(图6)原先在朝天宫,清同治年间被迁往城南的边营,后又经历了多次的搬迁,而在搬迁中,“上江考棚”作为地名的名字,也不知在何时就消失了;但作为江苏秀才们预考举人的“下江考棚”地名却因“考棚”未发生迁移而得以保留下来。

  “考棚”地名流传下来,都缘于明清的科举制度。明代时,每到三年各省都会举行一次“乡试”,又被称为“大比”之年。当时的“两江”(时称安徽为上江,江苏下江)各县、州、府的秀才、廪生等云集江南贡院应试,考中者即为举人。参加“乡试”之前,报考人必须通过预试。预试的场所,称为“考棚”,南京设置了“上江考棚”和“下江考棚”的预考考场,这个制度一直沿袭至清朝未曾改动。

  “下江考棚”被记载在一方石砚上,可见其与附近街区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据说,在“大比”之年,这里也是商户众多,大多以展销书籍与文房用品为主。在巷子西段北侧,旧时曾有始建于南宋淳熙二年的明道书院(又名程子祠),内奉理学大家明道先生(程颐)。这座书院与岳麓、白鹿洞、象山等当时著名的书院齐名。1905年清政府在这里办起了程子祠学堂,1929年学堂又改名为“考棚小学”,沿用至今。

  南京的江南贡院始建于南宋,它是那时南京(建康)县学、府学考试的场所,规模较小。明朝定都南京后,这里改为乡试、会试的场所,县学、府学考试又择地另建。明成祖永乐年间,江南贡院重建,规模渐大,永乐十九年成祖迁都北京,江南贡院成为专门乡试的场所。清朝时期,江南贡院仍为乡试场所,“考棚”至光绪年间已是规模宏大,盛况空前……

  如今我们路过此地,犹可想见,当年下江考棚小巷那朗朗的读书声。江南贡院正门东西两侧各有石牌坊一座,牌坊额文分别为“明经取士”“为国求贤”。正门分三道:三门五门和龙门,左右并列各两门,取“鲤鱼跳龙门”之意。除应试考生外,闲杂人员概不能入内。龙门向前直通明远楼,此楼为明永乐年间初建,清道光年间重建,是江南贡院的中心,也是贡院建筑最高的位置。明远楼号称“江南第一贡院”,封建科举也是集中统考,这里是读书人想入仕途的主要门槛。

  据《砚铭》一书记载,明清时期流行的许多民用砚,是民间工匠、学子拜敬先贤,向古人学习的“实践性物品”。从技艺上说,民用手工砚也许无法与专业的制砚相比,但它们的意义除了在于实用外,更多的是文人志趣的表现,是一种自我欣赏与肯定。尤其是到了清代中后期,有许多读书人,会按照自己的情趣爱好,自动动手,在石头上、在墓砖上、在古瓦上,镌刻“自用砚”,以示自己的“动手能力”。俞老先生说:“这块旧砚,应该是当时读书人的自用砚,过去是这样的。读书时我也曾刻过一块城砖砚,可惜后来遗失了。”

  当然,作为收藏与研究,我们还可以推测为,当时“下江考棚”周围的商家,为迎合来此赶考的学子们的口味,而请工匠刻制销售,以供人们选购之需。真可谓:下江考棚传古砚,科举文房记当年。一首徐渭自嘲诗,镌刻几多志与贤。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从清砚说徐渭与下江考棚-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