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房四宝

上一页
1/51页 共1506

教你辨别铜墨盒收藏真假几条小秘诀

时间:2020-7-5 文章来源:清梦堂


  铜墨盒最早起源于清中期同治时期(1861年至1875年),大多以白铜、黄铜制作外壳,以紫铜为内胆,有的也辅以鎏金、白银镶嵌。民国书画刻铜,由书画家文人学士绘制其稿,金石刻铜家雕刻完成。当时从事这一雕刻工作的艺人很多,最有名的如:张樾臣、张寿臣、陈师曾、姚华、姚茫父、陈寅生等刻铜名家,位刻铜文化留下丰富的一篇。

  随着刻铜文房收藏的日益火爆和从业人员仿刻意识、技术的逐渐提高,仿刻已出现了一些新的动向,比如:一眼假的地摊货比前些年少了,新盒新刻情况也比以前少了。因为藏友们的鉴赏能力强了,这些小儿科的东西无法生存了。目前,铜墨盒的仿刻主要集中在素盒和普盒上。在素盒和普盒上作伪,成本低并容易以假乱真,买一方素盒的价格,甚至低于造一方新盒的成本。下面就给大家介绍下:

  一是仿刻双钩字。军政题材墨盒镇尺一直是仿刻的重灾区,名人效应使然,当官的名头大,所以过去仿刻军政名人款的较多,主要表现在后加款上。而近段时间,在老素面盒上加刻民国时期军界、政界、教育界口号的仿品经常出现,且以双钩线刻为主,落款大小名人和大小政府机构都有。双钩线刻为美术体,比较好仿,同时军政题材墨盒当年以奖励和公用为主,多为一般工匠所为,较为容易仿刻。

  二是仿刻五面工。一方普盒只有千八块钱,甚至几百块钱,而在盒体的四面加上刻工,那价格就是成几倍的增长了。在满工墨盒中,四面工好刻一些,所以要重点防范方型墨盒,圆形墨盒四周加刻纹饰,构图不好把握,而且“圆活”比“片活”难度大,容易露马脚。盒体后加刻四面工,多以普通山水、花卉、金文、瓦当为主,与普盒盒面内容和老刻水准差不多,挺迷惑人的。目前,已见过多方五面工仿品。

  三是仿刻青铜器。晚清民国,非常珍稀的上古礼器,被鹿鸣等刻铜高手绘刻到了墨盒之上,加之多为荣宝斋等名店出品,极大抬升了青铜器图案墨盒镇尺的价值和地位。因利益较大,难免成为仿刻的重点。青铜器图案,以几何图形为框架,纹饰以点刻为主,对刀痕的深浅、虚实、粗细等变化要求不多,还因不是个性化画稿,少有风格特点可以分辨,所以老素盒上仿刻青铜图案很容易以假乱真,应该引起足够警觉。

  四是仿刻金文体。金文在墨盒上不被重视,价格也较为低廉,除五面之外,仿刻的较少。但是,在老素面仿圈上加刻金文的情况比较多,特别是有一种可以折叠活动的仿圈,即:打开是仿圈,合起来当镇尺用,后加刻纹饰的这两年特别多。当年,金文应用在墨盒上以美化为主,具有书法和美术双重功效,有的用双钩线刻表现,以排列组合为美,由于字不好认和读不懂,仿刻的如何不好判断,加上仿圈面积小,所以容易看走眼。

  五是仿刻书上的。很多年前,范大鹏先生就多次提示过,按照书上的藏品进行仿刻的情况十分严重,一定要多看刻铜出版物。书刊上著录的东西多为精品,并且上了书的都有一定的附加价。我在某地的古玩市场内,见过专门仿刻和给墨盒后加款的店铺,生意非常好,桌子上摆着四五本刻铜书,想在老素盒上加刻什么内容,自己从书上选。随着刻铜出版物的增加,仿刻书上的情况会越来越多。必须多看书,认真看,才能避免上当。

  六是仿刻普通款。前些年,后加款主要盯着大名人用力,如加刻“寅生”“张寿臣”“姚华”“蒋中正”“宋哲元”等等,由于名头太大,盒子太普通,容易被识破,加上藏友们对大名头的东西已经有所警惕,因而近两年仿刻款识的级别开始下降,后加小名头款的比较多了,如县团级以下的。还有一种趋势,在无款普盒上后加刻普通人

款和纪年款。由于现代刻铜水平的不断提高,不少从业人员的镌刻技艺已经不低于民国时期的普通工匠了,仿刻出的款识,早已不是过去那种歪歪扭扭的字迹了,这种有一定模样的普通款,不太引人注意,极易蒙混过关。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教你辨别铜墨盒收藏真假几条小秘诀-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