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器

上一页
1/80页 共2358

蒲松龄墓出土的宣德炉

时间:2020-5-6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魏传来/山东淄博、李永华/摄


图1

  被誉为“中国短篇小说之王”的蒲松龄,竭毕生精力完成《聊斋志异》。他于1715年正月病逝,享年76岁。其墓坐落在山东省淄博市淄川蒲家庄东南一里许的小土丘上。

图2

  在蒲松龄的墓中,有殉葬品香炉一件(图1、图2)。1966年秋,此香炉曾被人从墓中取出,并流落民间。幸运的是,同年被蒲松龄故居工作人员收回。该香炉呈圆形,铜铸,高6、口径13厘米,有兽形双耳,因底部铸有“大明宣德年制”六字款,故名“宣德炉”,现收藏于蒲松龄纪念馆。

  蒲松龄死后,在很少的殉葬品中,为何有焚香用的香炉?这件宣德炉又有什么特别之处?这就不得不提到古代焚香文化。

  焚香习俗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主要是在供养祖先、拜神祈福时焚香,用以和先人、神灵沟通。上流社会的人们为了礼仪还要用来将衣服熏香。此外,古代文人在读书、论道、会客时一般也都要设炉焚香。在文人的生活中,焚香之事关乎风雅,并被看做是一种文化品位的标志。焚香必须要用香炉,所以香炉成为了古代宗庙、家庭的必备之物,而宣德炉就是明清之际流行的最时尚的铜香炉。

  蒲松龄墓葬中出土的这件宣德炉,应该是蒲松龄生前所使用的焚香用器。纵观蒲松龄坎坷但并不复杂的一生,基本上是在读书、教书、著书的过程中度过的。虽然家贫如洗,却是书香门第,这自然离不开“香”了。

  蒲松龄年轻发奋,或篝灯夜读,或就案著说,将宣德炉置于书房案头,点一炷清香,幽幽香气弥漫开来,香气自然舒缓,丝丝入骨,在给心灵带来慰藉的同时,又赋予了他太多灵性,催生出了多少千古名篇佳句;夫人在侧,密语谈私,焚之烟香氤氲,薄雾隐隐绕帘,便也有了一种“红袖添香”的绝佳意境。宣德炉伴随着先生,先生亦离不开宣德炉,一炉在侧,随其所适。从这个角度讲,这件宣德炉也是蒲松龄生前喜爱的一件“雅玩”。

  自宣德炉问世之后,由于器物确实精美,加之文人墨客的渲染,一时名声大噪,皇亲国戚、王公贵族乃至士绅百姓争相求购,得之若宝,这也导致了仿制品的盛行。宣德炉从问世开始即有仿制,至以后的嘉靖、万历等朝从未间断,在当时,宣德炉几乎成了香炉的代名词。

  不过,在明代宣德三年首创的宣德炉和明后期仿制的宣德炉,有一个重要的特征,就是在宣德炉底部的六字楷书款“大明宣德年制”中的“德”字,心上无一短横;而清代仿制的宣德炉“德”字中却有这一短横。根据这一鉴定要领和其他断代依据,这件宣德炉应是宣德三年后仿制的明代之物(图3)。其来源可能是蒲松龄祖上的传家之物,也可能是购买或友人相赠送的。

  喜欢收藏古董和文玩,这大概是文化人的通好,作为博古通今、“文章意气雄一时”的蒲松龄,当然也不能例外。有二事可以佐证:一是蒲松龄生前收藏了一面古铜镜,先生对它的喜爱珍视程度,在其《古镜行·赠毕衡伯》一诗中有着淋漓尽致的体现(笔者曾在2019年6月5日《收藏快报》上做过专文介绍);二是蒲松龄非常珍爱文石,现珍藏于蒲松龄故居的先生生前所藏的蛙鸣石,形似鸣蛙,妙在天成,先生曾爱不移目,并赋诗赞之:“老藤远屋龙蛇出,怪石当面虎豹眠,我亦蛙鸣闻鱼跃,俨然鼓吹小山边。”另有三星石,亦是昔日先生珍爱之物,此石有三处圆形亮点,天授神韵,形态别具,有天然玲珑之美。还有名扬石坛的海岳石,为灵璧石中的精品,现在仍然倩姿玉立,先生曾终日相伴教书,寄情于石。此足见先生雅玩好古之风范。

  这件造型别致可人、神韵犹在的宣德炉,相伴先生在地下沉睡了250多年,它既是蒲松龄生前喜爱和珍藏的古玩,更是昔日先生经常使用的焚香用器。因家贫,死后无太多物品殉葬,子孙们便将其生前这件心爱之物陪葬先生了。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蒲松龄墓出土的宣德炉-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