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雕

上一页
1/23页 共650

南朝“贵妇出游”彩绘画像砖

时间:2020-4-18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许满贵/河南邓州


图1 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中国国家博物馆藏

  国之瑰宝南朝(刘宋)彩绘画像砖,自1959年始在中国历史博物馆(今中国国家博物馆)陈列展出,至今已经61年。余曾3次入馆观览,凝视占据1面墙的3行27块彩绘画像砖,爱国爱家、文化自信的愉悦感油然而生!1958年,邓县张村公社路庄大队许庄生产队出土的南朝彩色画像砖运抵北京后,被定为国家一级文物。范文澜在《中国通史》第五卷第四节《六朝墓葬》“河南邓县学庄南朝画像砖墓是一个重大发现。”这批画像砖分别收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河南博物院。2006年1月1日,收录于《中国画像砖全集》。

图2 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右上角缺),河南博物院藏

图6 南北朝画像砖墓门壁画:陈大章摹绘身着裆铠与衫子的拥剑仪门卫士

图4 顾恺之《女史箴图》(局部)

图3 顾恺之《洛神赋图》修长飘逸的魏晋女装(局部)

图5 《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第265面前页:“许庄彩色画像砖墓”方位

  服饰文化是中国古代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南北朝时期的南朝“贵妇出游”画像砖中人物所穿的服装,充分体现了当时妇女的服饰特色,是南朝社会风尚的生动写照。河南邓县学庄南朝画像砖墓出土画像砖中,“贵妇出游”画像砖有两块(已无色彩):一块为封墓门砖(图1),现藏于中国国家博物馆(无缺角);另一块(图2)镶嵌在墓室,收藏在河南博物院(右上角缺)。《河南省文物志·遗存·文物藏品》644页:“贵妇出游画像砖画面人物形象,反映了南朝达官显贵崇尚浮华的风气,是研究南北朝时期绘画艺术的珍贵实物资料。”

  本文以国博收藏的这块画像砖为例做主要介绍。该画像砖为青灰陶质,长方体形,周边起凸棱,长38、宽19、厚6.3厘米。画中表现的是南朝贵族妇女郊游时的情景。四名女性上身穿裲裆衫,下穿长裙,足蹬高履,走在前面的是两位贵妇,身姿挺拔、发髻高耸、脸庞清秀、弯眉大眼、衣带飘举,似乎在享受郊外的微风。随其后的一位贵妇,带着一柄团扇。跟在贵妇后面的是两名侍女,发髻低垂,面庞稍圆,一位双手放在腰间,由衣衫挡住,另一位怀抱一张茵席,供贵妇休息坐垫之用。画面强调利用匀整而流畅的线条来表明不同身份、不同年龄的妇女,着力突出前面两位贵妇的雍容华贵、“秀骨清像”、矜持的表情。画像砖上的女性与东晋画家顾恺之《洛神赋图》(图3)、《女史箴图》(图4)、《列女传仁智图》(摹本)中的妇女形象、风格有很多相似之处,服饰线条飘逸灵动。

  “贵妇出游”身着的裲裆衫是当时汉化妇女流行服饰。“裲裆”,无袖的坎肩,形似今之“背心”,前幅当胸,后幅当背,外套亦名“马甲”,故名。(汉)刘熙《释名·释衣服》:“其一当胸,其一当背,谓之裲裆。”(晋)陈寿《三国志·魏·钟繇传》引《陆氏异林》:“(妇人)著白练衫,丹绣裲裆。”妇女穿的裲裆,往往加彩绣装饰。《乐府诗集·南朝(萧梁)王筠《行路难》:“裲裆双心共一袜,帕腹两边作八襊。”清末史学家王先谦在《释名疏证补》卷五:“案,即唐宋时之半背,今俗谓之背心。当背当心,亦两当之义也。”画像砖上的女性衣袖秀长,双手只能放在胸前腰间位置,使人物形象保持礼仪的姿态,显得更加飘逸。袴褶,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于汉末,始为骑服。盛行于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

  魏晋妇女日常所服,主要为衫、袄、襦、裙、深衣等。除大襟外还有对襟(穿宽袖对襟衫、长裙的女子),领袖施彩绣,腰间系一围裳或抱腰,亦称“腰采”,外束丝带。(晋)傅玄《艳歌行》“白素为下裾,丹霞为上襦。”妇女服式风格,有窄痩与宽博之别,如南朝(梁)庾肩吾《南苑还看人》:“细腰宜窄衣,长钗巧挟鬓。”咏其窄式。梁简文帝《小垂手》:“且复小垂手,广袖拂红尘。”(梁)吴均《与柳恽相赠答》:“纤腰曳广袖,丰额画蛾眉。”则是咏宽衣的。南朝(齐)谢朓《赠王主簿》:“轻歌急绮带,含笑解罗襦。”南朝(梁)何思澂《南苑逢美女》:“风卷葡萄带,日照石榴裙。”梁武帝萧纲《和湘东王名拭悦倾城》:“美人称绝世,衫轻见跳脱。”(“跳脱”,女孩子着短衫露出手臂上的腕钏),绘声绘色地形容身着衫、襦、裙、袄服式效果。袴褶,上穿褶,下着裤,外不加裘裳,故称。名起于汉末,始为骑服。盛行于南北朝,亦用作常服、朝服。《晋书·杨济传》:“济有才艺,尝从武帝校猎北芒下,与侍中王济俱著布袴褶,骑马执角弓在輦前。”宋·陆游《闻虏乱有感》:“儒冠忽忽垂五十,急装何由穿袴褶。”沈从文在《中国古代服饰研究·魏晋南北朝服饰》一书中指出:传统的深衣制长衣、袍服,已不大适应社会需要,而北方民族短衣打扮的袴褶渐成主流,不分贵贱、男女都可穿用。河南邓县学庄出土砖刻人物穿的,正是具有代表性的流行袴褶。女子衣着“上俭下丰”。髦以假发相衬,西晋作十字式大髻;东晋则做成两鬓抱面,遮蔽眉额形状,缓鬓倾鬓,以为盛饰;东晋末至齐、梁间改为束发上耸成双环。衣着为襦裙套装,原始于汉代,晋代时具有了上衣短小、下裙宽大的特色。足穿笏头履、高齿屐,流行一时。

  画像砖上四名女性脚穿高翘“笏头履”,大致与秦汉时大抵相同,即或在鞋面绣上彩色花纹,或是将金箔剪成花样,粘贴或缝缀在鞋帮上面。鞋履头采用厚底或制成圆头、方头、歧头、笏头,“日变月易”,花样翻新,并出现了用木块或以多层布片、皮革,缝纳成高底“重台履”等。画像砖上四名女性脚穿高翘“笏头履”,前部上翘的都分可以伸出裙外托住裙子的下摆,避免裙摆拖地,以方便行走。

  南朝(刘宋)彩绘画像砖,自许庄出土62年来,地名全错引为“学庄”。最早将地名“许庄”,错用“学庄”的是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辑的《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文物出版社1958年12月)。1959 年《考古》第5期,柳涵撰《邓县画像砖的时代研究》开篇云:“《邓县彩色画像砖墓》一书,已于1958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因为这批材料很重要,所以将个人的几点看法略述于后。”可见柳涵撰《邓县画像砖的时代研究》,是依据河南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编辑、文物出版社出版《邓县彩色画像砖墓》,错引地名“学庄”的。1963年10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彩色版《邓县彩色画像砖墓》,再次将地名错引“学庄”。

  稽《河南省邓州市地名志》(陕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1月版:地名“许庄”辞条279页:“许庄,清初,许姓由张村迁此。西南有南北朝彩色画像砖墓,出土有彩画砖、五铢钱等文物。”(图5)。如今百度网络,凡是将“许庄”错引“学庄”者,皆为未入实地考察者。据笔者研究:邓州市曾先后六次全国人口普查,均无“学”姓。“许庄”历史地名确真,读错、写错、引错达61年,都应纠错!

  2005年秋,笔者探访许庄遗残墓穴。余问年愈七旬老者:“老先生,你姓学?”老者摆手道:“我姓许不姓‘学’,俺村没有姓‘学’的。当年省文化局文物工作队的人把‘许庄’读作‘学庄’。”1958年春,北京的陈大章(1930—2015)在村里住了几个月,他既是壁画摹绘者(图6),又是《邓县彩色画像砖墓》执笔人。许老先生还告诉我:“1959年、1963年陈大章又来许庄,还背走有图画的几块墓葬砖。”临别时,老先生送我两块墓葬楔子砖(长19.5、大头17.4、小头16.2、厚6.3厘米),砖小头模“莲化生纹”,收藏至今。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南朝“贵妇出游”彩绘画像砖-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