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陶艺

上一页
1/71页 共2087

向逢春和他的建阳紫砂陶器

时间:2020-5-2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张天琚/四川成都


  云南建水,旧时称建阳,是地处滇南边地的一座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凡造访过这座古色古香、充满丰厚文化底蕴的小城市的人,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建水紫陶”和“向逢春”的。

建水紫砂陶贴塑彩绘汽锅(何兴发制造)

建阳紫砂陶鸦片烟斗

  建水地区,宋元时期烧制青瓷,元末明初开始烧制青花瓷器。清代道光年间开始烧制紫砂陶器,最初,主要烧制鸦片烟斗。光绪年间,陶工潘金怀发明了用红、黄、青、紫、白五种不同颜色的土,泡水搅浆过滤成紫红色的陶泥,用以制成器皿,烧成后呈紫红色陶胎,再用鹅卵石打磨,使之质地细润,光亮如镜,从而开创了建水特有的紫砂陶器生产新工艺。到了民国年间,经张好、向逢春等人的继承和创新,建水紫砂陶器更是以其造型美观,装饰独特典雅而闻名于世。1953年在北京举办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会上,建水紫砂陶与江苏宜兴陶、广东石湾陶、四川荣昌陶,共同获得“中国四大名陶”的荣誉,建水、宜兴、石湾、荣昌誉为“四大陶都”。

  建水紫砂陶器制作精美、造型新颖别致,其最独特的成就:是将传统的书画艺术运用于紫砂陶器身上,使其既有实用价值,又有审美价值,成为一种典雅的艺术品,登上了艺术大雅之堂。全国其他各地生产的名陶,多从造型和品种上下功夫,但把书画“残帖”搬上陶器,却是建水紫砂陶器的首创。

  “残帖”紫砂陶器的产生有一个有趣的传说:很久以前的一个夜晚,建水县城里,一个正在练字的文人,无意中发现把写过的字纸随手扔在一起形成纸堆,竟呈现出一种残缺的特殊美感。于是,他去找制陶工匠合作……不久,类似的图案出现在建水的紫砂陶器上,人们把这种装饰图案叫做“残帖”。

  近百年来,“残帖”已经成为建水紫砂陶器标志性的装饰图案。

  建水的制陶艺人对残帖的装饰技艺,真可谓炉火纯青。他们在阴刻填彩的工艺基础上,发挥出许多的阴刻和阳刻相结合的方法。制陶艺人在制作前,先在心中打好残帖图案的腹稿。实际制作时,经过几次剔除、预留和填彩,把带各种字体的残纸组合在一起,体现出不同平面的立体交合。在现存紫砂陶器“残帖”作品中,最复杂的“残帖”居然达七层之多,最小的填彩,竟只有米粒大小,层层叠叠,绝无差错。由此可见,这种工艺看似简单,实则难度很大。因为建水紫砂陶器的制作,要经过选料、晒干、配料、水洗筛选、泥料干燥、揉捏、拉坯成型、修坯、绘画、雕刻、填彩、刮平、精修坯、干燥、烧、打磨等十七八道工序,特别是在紫砂陶器上写字绘画,并不像在平面宣纸上那样方便——用颜料或墨汁直接书写描绘即可装裱。

  紫砂陶器“残帖”须用墨或颜料写在陶坯上,再用刻刀刻,然后以白色陶土或红、黄、蓝等颜色泥填满,待晾干后入窑烧制,出窑后再经过多次打磨,以达到光彩照人的程度。若书画、雕刻、烧制、磨工各道工序均佳,光洁温润的紫砂陶胎与丰富的图文相结合,呈现出自然斑驳、明快爽朗、典雅秀丽、浑朴古拙的金石韵味,给人以独特的和绝美的艺术享受。建水紫砂“残帖”陶器的美学价值实为其他名陶所不及。

  2007年初,中央电视台组织专家在云南“寻宝”过后的一次访谈节目中,播出了北京故宫博物院古陶瓷专家杨静荣的访谈内容。在评价“最具云南特色的十大宝物的第七名宝物”——20世纪初建水窑向逢春制的一个紫砂陶汽锅时,主持人说“向逢春这个人也是很有名的”。接着,杨先生说:“向逢春是民国时期的人,他最重要的贡献是把建水窑提高了一个档次。”杨先生所说的提高档次,就是指向逢春把建水紫砂陶器——这种单纯的实用陶器,上升成为“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品,使建水窑由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烧紫砂陶器的普普通通的窑口,最后发展成为中国的四大陶都之一。

  向逢春(1895—1964),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人,窑工出身,制陶名家。13岁时随父亲制作粗陶器皿,19岁开始向工匠潘金环、张桂生学习制作工艺紫砂陶器。擅长书画,凡真草隶篆行,山水人物、花卉翎毛等无一不精,为罕见的全才,享有“向氏紫陶,价同黄金”的盛誉。1953年,向逢春被邀参加全国工艺美术老艺人座谈会,1955年被选为云南省政协委员。1957年12月,建水紫砂陶器参加文化部在北京举行的全国民间工艺品展览,被评为全国四大名陶之一,荣获“陶中一秀”和“向氏三绝”的美誉。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向逢春和他的建阳紫砂陶器-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