瓷器

上一页
1/141页 共4196

浅谈黔西南州博物馆藏人物陶俑的服饰特征

时间:2020-12-24 文章来源:收藏快报 毋静帆/贵州


图1 抚琴俑

  汉代是中国古代史上一个重要的时期,国力昌盛,文化繁荣,对外交流积极活跃。黔西南地区,历史上曾为夜郎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汉武帝时期,归附汉朝,“其地分隶犍为郡和牂牁”[1]。从交乐、万屯等墓群出土的文物来看,两汉时期,特别是到了东汉,在汉文化的主导下,这一时期墓葬所出随葬品,“已与中原地区同期汉墓所出者无殊”[2]。而汉代服饰文化作为汉文化的重要载体之一,代表着当时人们的审美观念、生活习俗等社会风貌,本文就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人物陶俑的服饰特征作简要分析。

图2 聆听俑

图3 俳优俑

  黔西南地区东汉墓葬出土的人物俑,多数是以侍者、舞乐、百戏等形象出现,其是为服务于贵族、官吏和豪强而存在,一定程度上较为真实地反映了当时社会底层之人,亦或是中下层平民的服饰式样。

  1.帻

  帻,最初是指包头发的头巾,《急就篇》颜注:“帻者,韬发之巾,所以整嫧发也。常在冠下,或单着之。”后来演变成便帽状。在汉代,身份低微的人不能戴冠,只能戴巾帻。帻分为介帻和平上帻两类。《独断》卷下说:“王莽无发乃施巾。故语曰:‘王莽秃,帻始屋。’”屋状帻即介帻。东汉时期,文职官员进贤冠下衬介帻,武职官员武冠下衬平上帻。身份较低的奔走使役之人多戴介帻,不能戴武冠的士卒则只戴平上帻。[3]黔西南州博物馆馆藏的抚琴俑和聆听俑身份上符合“奔走使役之人”,故而头戴介帻。

  2.袍

  袍,最初是指内衣,《周礼·玉府》郑注:“燕衣服者,巾絮、寝衣、袍襗之属。”到了东汉,袍则演变成了外穿的长衣。《释名·释衣服》:“袍,丈夫着,下至跗者也。”《续汉书·舆服志》:“袍者,或曰周公抱成王宴居,故施袍。《礼记》:‘孔子衣逢掖之衣。’逢掖,其袖合而缝大之,近今袍者也。今下至贱更小吏,皆通制袍。”[4]由此可知,东汉时的袍已经成为一种常服,衣袖较宽,袖口收敛,便于活动。

  抚琴俑(图1):东汉。泥质灰陶。头戴介帻,面庞长圆,弯眉笑目,身着交领右衽袍,交领领口位置较低,内着圆领衫。跪坐,琴置于双膝之上,双手呈抚琴状。

  聆听俑(图2):东汉。泥质灰陶。此俑呈跪坐,头戴介帻,身着交领右衽袍,交领领口位置较低,内着圆领衫。脸部微仰,上身前倾,左手置于左腿上,右手抚耳,呈聆听状。

  3.裤

  裤,又称“绔”和“袴”,有时合裆的裈也可以称之为“裤”。在汉代,裤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不合裆的裤,《说文·糸部》:“绔,胫衣也。”《广雅·释亲》王念孙疏证:“凡对文则膝以上为股,膝以下为胫。”[5]由此可知,裤的长度为膝盖以下的小腿部分。四川宜宾翠屏村7号墓石棺上雕刻的百戏俑当中,有一人倒立,导致衣袍翻垂,于是下体外露,从而能够反映出这种裤的特点[6]。另外一种为两档缝合的合裆裤,《急就篇》颜注:“合裆谓之裈,最亲身者也。”《释名·释衣服》:“裈,贯也,贯两脚,上系腰中也。”《说文解字》段注:“今之满裆裤,古之裈也。”[7]汉代人物俑中,经常能够看到上身赤裸,下身着裈的俳优俑,由此可知裈多为中下层平民所着,便于劳作和活动。

  俳优俑(图3):东汉。泥质灰陶。头戴巾帻,眉骨突出,额头有三道皱纹,浓眉弯曲,张口吐舌,上下两排牙齿露出。上身袒露,下身着裈,裤腰部分滑落至下腹部,左腿前蹲,右腿后屈。

  (作者工作于黔西南州博物馆)

  参考文献

  [1]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509;

  [2]宋世坤,贵州汉墓的分期,贵州考古论文集[C],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0;

  [3]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66;

  [4]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79;

  [5]孙机,汉代物质文化资料图说(增订本)[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7:273;

  [6]匡远滢,四川宜宾市翠屏村汉墓清理简报[J],考古通讯,1957(3);

  [7]毕沅,释名疏证[M],北京:中华书局,1985:159。

 

版权与免责声明:

【声明】本文转载自其它网络媒体,版权归原网站及作者所有;本站发表之图文,均出于非商业性的文化交流和大众鉴赏目的,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果发现有涉嫌抄袭或不良信息内容,请您告知(电话:17712620144,QQ:476944718,邮件:476944718@qq.com),我们会在第一时间删除。   
浅谈黔西南州博物馆藏人物陶俑的服饰特征-鉴赏收藏-中国艺术品